欠债人被判刑,其所欠债务并不因服刑而消除,债权人依然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追讨欠款。
从法律角度来看,债务关系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而判刑是刑事处罚,二者相互独立。刑事责任的承担并不能替代民事责任的履行。也就是说,即使欠债人被判刑入狱,其民事债务依旧存在,仍需按照法律规定偿还。
如果要追讨欠款,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其一,与欠债人或其家属协商。在欠债人被判刑后,债权人可以尝试与其本人或者其家属取得联系,协商还款事宜。若家属愿意代为偿还,这是较为便捷的解决方式。不过,家属并没有法定的还款义务,是否帮忙偿还取决于其意愿。
其二,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即便欠债人在服刑,法院依然可以正常受理案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开庭,可能会到欠债人服刑的场所进行。在获得胜诉判决后,债权人可以依据生效的判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强制执行阶段,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欠债人的财产。如果欠债人有银行存款,法院可以直接划扣;若有其他财产,如房产、车辆等,法院可以进行拍卖、变卖,以所得款项偿还债务。如果欠债人有劳动收入,法院也可以在保留其必要生活费用后,对剩余部分进行执行。
欠债人被判刑不影响债权人追讨欠款,债权人可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二条
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请求对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