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案件类型、判决方式等。民事判决书一审在送达后15天内不上诉则生效,二审判决作出即生效;刑事判决书一审在送达后10天内不上诉、抗诉生效,二审判决作出即生效;行政判决书一审送达后15天内不上诉生效,二审判决作出即生效。
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并非一概而论,需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
1、民事案件判决书生效时间
一审判决书,在送达双方当事人后的15天上诉期内,若双方均未上诉,上诉期满后判决书生效。这是为了给予当事人充分的时间考虑是否对判决结果表示认可,若有异议可通过上诉来维护自身权益。例如甲和乙的合同纠纷一案,一审判决后,甲和乙都收到判决书,从各自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开始计算15天的上诉期,若15天内都未上诉,判决就生效。而二审判决书,由于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是终审程序,所以二审判决书一经作出即生效。
2、刑事案件判决书生效时间
一审刑事判决书送达后,有10天的上诉、抗诉期。在这10天内,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期满后判决书生效。比如一起盗窃案件,被告人收到一审判决书后,若10天内既未上诉,检察院也未抗诉,判决就生效。二审刑事判决书同样作出即生效。
3、行政案件判决书生效时间
一审行政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后,有15天的上诉期,上诉期内当事人不上诉的,判决书生效。二审行政判决书作出即生效。
在民事案件中,除了上述一般的生效时间规定,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1、公告送达的判决书
当无法直接向当事人送达判决书时,会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送达后再计算15天的上诉期,上诉期届满且无人上诉,判决书才生效。例如在一些当事人下落不明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就可能采用公告送达判决书。
2、部分判决先行生效
在某些复杂的民事案件中,法院可能会对部分事实已经清楚的部分作出先行判决。这部分先行判决的生效时间和普通一审判决一样,在送达当事人后15天上诉期内无人上诉则生效。比如在一个涉及多个诉讼请求的侵权案件中,对于其中一个明确的赔偿请求部分,法院可以先行判决。
3、涉外民事案件判决书
涉外民事案件中,当事人不在我国领域内居住的,不服一审判决、裁定的上诉期为30日。在这30日内未上诉的,一审判决书生效。
刑事判决书生效后,当事人是可以申诉的。
1、申诉的主体
申诉的主体包括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他们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例如被告人的父母认为判决存在错误,就可以提出申诉。
2、申诉的理由
申诉理由主要包括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等。比如发现了新的证人能够证明被告人当时不在犯罪现场,就可以以此为理由申诉。
3、申诉的受理及处理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收到申诉后,会对申诉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申诉符合法定情形,会对案件重新进行审判。但申诉并不必然引起再审程序,只有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才会启动再审。
综上所述,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因案件类型和具体情况而异,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各有不同规定,且在每种类型中还存在特殊情况。同时,刑事判决书生效后当事人还有申诉的权利。那么,申诉的期限是多久呢?申诉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如果对生效判决有异议但不知道如何申诉该怎么办呢?如果您有这些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