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损害赔偿正文

生产销售假药应负什么责任

2025-11-27 10:02:10  分类:损害赔偿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马科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马科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宁夏言成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生产销售假药是严重的违法行为,生产者和销售者需承担多方面责任。民事上要对受害者进行赔偿,补偿其因假药遭受的损失;行政上会面临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处罚;刑事上,依据情节轻重,可能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等,还会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这些责任旨在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

一、生产销售假药应负什么责任

生产销售假药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民事责任

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若对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生产者和销售者要承担赔偿责任。消费者因服用假药而导致身体受到伤害,如出现不良反应、病情加重等,有权要求生产销售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若造成死亡,还需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2、行政责任

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十年内不受理其相应申请。

3、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生产销售假药应负什么责任(0)

二、生产销售假药的量刑标准

生产销售假药的量刑依据犯罪情节而定。

1、基本量刑

只要实施了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无论是否造成实际危害后果,都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加重情节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一般指造成轻伤、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其他严重情节”包括假药的数量较大、销售范围较广等。

3、特别加重情节

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如假药造成多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特别恶劣的社会影响等。

三、生产销售假药的认定标准

认定生产销售假药需要从多个方面判断。

1、假药的认定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变质的药品;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2、生产行为的认定

包括合成、精制、提取、储存、加工炮制药品原料的行为;将药品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制成成品过程中,进行配料、混合、制剂、储存、包装的行为;印制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的行为。

3、销售行为的认定

包括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有偿提供给他人使用,或者为出售而购买、储存的行为。

生产销售假药是性质恶劣的违法犯罪行为,会对公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其涉及的责任认定、量刑标准和认定标准等问题较为复杂。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假药与劣药的区分、单位生产销售假药的责任承担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并且之前缴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生活和工作,同时确保其遵守相关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款没约定利息能否要求支付利息
借款没约定利息,一般不能要求支付利息。但存在特殊情况,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非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合同内容、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