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赖”不还钱时,利息计算方式多样。对于有约定利息的情况,按约定且不超法律规定计算;未约定借期内利息的,逾期利息按相关规定计算;既未约定借期内利息也未约定逾期利息的,可主张逾期利息。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则包含一般债务利息和加倍部分债务利息,有具体计算标准。
当“老赖”不还钱时,利息的计算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1、有约定利息的情况
如果借贷双方在借款合同中约定了利息的计算方式和利率,在不超过法律规定的利率上限(例如,民间借贷中,司法保护的利率上限是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前提下,按照约定的方式计算利息。若约定的利率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上限,超过部分的利息将不受法律保护。
2、未约定借期内利息,但约定了逾期利息
此时按照约定的逾期利率计算逾期利息。如果逾期利率的约定也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上限,同样以法律规定为准。
3、既未约定借期内利息,也未约定逾期利息
出借人可以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参照当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标准计算的利息承担逾期还款违约责任。
4、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如果“老赖”在法院判决生效后仍不履行还款义务,根据法律规定,需要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包括一般债务利息和加倍部分债务利息。一般债务利息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方法计算;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计算方法为: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

“老赖”不还钱,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1、计算基数
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基数是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也就是说,要先将生效法律文书中确定的一般债务利息分离出来,以剩余的金钱债务作为计算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基数。
2、利率标准
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利率是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这个利率是法定的,不允许当事人自行约定改变。
3、计算期间
从生效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计算,到被执行人履行完毕之日止。如果被执行人分次履行的,相应部分的迟延履行利息计算至每次履行完毕之日。例如,判决规定“老赖”应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还款,若“老赖”未在这10日内还款,那么从第11日开始计算迟延履行利息。
4、举例说明
假设生效法律文书确定“老赖”应偿还本金10万元,一般债务利息按照合同约定计算为1万元,“老赖”在判决生效后30日才履行还款义务。那么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基数为10万元,迟延履行期间为20天(30天 - 10天),加倍部分债务利息=100000×0.000175×20 = 350元。
在民间借贷中,“老赖”不还钱利息的计算有其特点。
1、借期内利息
如果借贷双方有书面或口头约定借期内利息,且利率符合法律规定(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则按照约定计算借期内利息。例如,双方约定借款10万元,借期1年,年利率为10%,且该利率未超过法律规定上限,那么借期内利息为100000×10% = 10000元。
2、逾期利息
若约定了逾期利率,按照约定计算,但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若未约定逾期利率或约定不明,出借人可以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参照当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标准计算的利息承担逾期还款违约责任。
3、复利问题
民间借贷中计算复利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果前期利息计入后期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应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
4、综合计算
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是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老赖”不还钱时利息的计算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规则和方法。遇到“老赖”不还钱利息计算的复杂问题、借贷合同中利息约定不明确的问题以及涉及到强制执行中利息计算争议等相关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