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伤人后被打死,主人索赔是否能得到法律支持需要分情况判断。若狗正在伤人,出于保护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将狗打死,属于正当防卫,主人索赔通常得不到法律支持;若狗伤人行为已结束,在无必要情况下将狗打死,主人索赔可能会得到一定支持。
狗伤人后被打死,主人索赔是否得到法律支持,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判定。
1、正当防卫情形
当狗正在实施伤人行为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将狗打死属于正当防卫。根据法律规定,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狗的伤人行为是不法侵害,打死狗是为了制止该侵害,所以主人索赔通常不会得到法律支持。例如,狗突然扑向路人并撕咬,路人在紧急情况下用棍棒打死狗,这是合理的自我保护行为。
2、非必要情形
如果狗的伤人行为已经结束,比如狗已经停止攻击并离开现场,此时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将狗打死,可能构成对狗主人财产权的侵害。狗在法律上属于主人的财产,主人有权要求赔偿。比如狗咬伤路人后跑回主人家,路人随后追到主人家将狗打死,这种行为就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狗伤人后,主人担责有诸多明确的法律依据。
1、《民法典》相关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这明确了动物致人损害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只要发生了动物致人损害的后果,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除非能证明损害是由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
2、特殊情形规定
对于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且没有免责事由。这体现了法律对饲养危险动物的严格管控,以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公共场所管理规定
在公共场所,动物饲养人有义务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动物伤人。如果违反相关规定,如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避免狗伤人事件的发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主人的责任
狗主人要做好对狗的管理和训练。要定期带狗去接种疫苗,确保狗的健康。要对狗进行基本的行为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听从主人的指令。外出时,要使用牵引绳,避免狗随意乱跑伤人。同时,要给狗佩戴嘴套,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防止狗突然咬人。
2、社会的管理
社区、物业等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养犬的管理。可以制定相关的养犬规定,规范养犬行为。例如,设置专门的遛狗区域,提醒狗主人及时清理狗的粪便。对于违规养犬的行为要进行劝导和制止。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犬只的登记管理,对流浪狗进行收容和处理,减少流浪狗伤人的风险。
3、公众的防范意识
公众自身也要提高防范意识。遇到狗时,不要惊慌失措,避免做出激怒狗的行为,如大声呼喊、奔跑等。如果被狗追赶,要保持冷静,慢慢后退,不要直视狗的眼睛。
综上所述,狗伤人后被打死主人索赔是否得到法律支持取决于具体情况,同时狗伤人后主人担责有明确法律依据,并且我们可以通过多方面措施避免狗伤人事件发生。生活中还可能遇到狗伤人赔偿金额如何确定、流浪狗伤人责任由谁承担等相关问题,如果你有任何法律疑问,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