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非法民间借贷的认定需依据多个方面。非法民间借贷指违反法律法规的借贷行为。一般从主体、目的、利率等方面判断。主体上,未经批准从事经常性放贷业务会被认定非法;目的上,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资金转贷等违法;利率超过司法保护上限也可能涉及非法。了解这些认定标准,有助于当事人避免陷入非法借贷,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上非法民间借贷的认定是一个较为复杂但有明确标准的问题。简单来说,非法民间借贷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民间借贷行为。
1、主体方面
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会被认定为非法。比如一些个人或组织,没有经过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却经常性地从事放贷业务,这种行为就属于非法民间借贷。
2、目的方面
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这种行为扰乱了金融秩序,是典型的非法民间借贷。例如,张三从银行贷款后,以更高的利率转贷给李四。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同样属于非法。
3、利率方面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超过这个司法保护上限的部分,法律不予保护,若以此为手段进行放贷,也可能被认定为非法。

非法民间借贷认定的具体情形有多种,这些情形从不同角度对非法民间借贷进行了界定。
1、虚假民间借贷诉讼情形
当事人之间虚构事实、伪造证据,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间借贷诉讼,属于非法。比如,甲和乙恶意串通,伪造借条,通过法院诉讼要求丙还钱,以达到非法占有丙财产的目的。
2、职业放贷人情形
同一出借人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反复从事有偿民间借贷行为的,一般可以认定为是职业放贷人。职业放贷人的借贷合同会被认定无效。例如,某个人在一年内多次向不同的人放贷,且每次都收取高额利息,这种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职业放贷。
3、涉黑涉恶相关的民间借贷情形
一些黑恶势力通过民间借贷进行非法敛财,如采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催收债务,或者以“套路贷”的方式骗取借款人财产等,这些行为都属于非法民间借贷,并且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非法民间借贷认定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这些依据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非法民间借贷行为违反了金融管理秩序等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其借贷合同可能被认定无效。例如,上述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行为,就违反了相关金融法规,依据民法典其合同无效。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该规定明确了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如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等。同时,对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也做出了规定,超过部分不予保护。
3、《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
如果民间借贷涉及非法集资等非法行为,该条例为认定和处理提供了依据。比如以民间借贷为幌子,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就可能构成非法集资,依据该条例进行处置。
综上所述,法律上对非法民间借贷的认定从主体、目的、利率等多方面进行,有具体的情形和明确的法律依据。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如非法民间借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如何避免陷入非法民间借贷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民间借贷方面有任何法律疑问,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