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取证需多方面着手。患者可复印病历资料,封存现场实物,收集检验报告、费用清单等书证,同时保留与医护人员沟通记录等视听资料,还可寻找证人证言。取证过程要合法合规,保障自身权益。
医疗纠纷取证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关键步骤。以下是一些取证的方法。
1、病历资料
病历是医疗过程的重要记录,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在复印病历时,要注意要求医疗机构加盖证明印记。
2、封存现场实物
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3、视听资料
患者可以收集与医疗纠纷相关的视听资料,如与医护人员的谈话录音、现场拍摄的视频等。但要注意,视听资料的取得方式必须合法,不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
4、证人证言
如果有其他患者或者家属了解相关情况,可以请他们作为证人提供证言。证人应当能够清晰地描述所看到或者听到的事实。
在医疗纠纷取证过程中,有许多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1、合法性
取证的方式和手段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例如,不能通过非法侵入医疗机构的电脑系统获取病历资料,也不能采用威胁、引诱等方式获取证人证言。否则,取得的证据可能不被法院采纳。
2、及时性
医疗纠纷发生后,要及时进行取证。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证据可能会丢失或者被篡改。比如,病历资料可能会被修改,现场实物可能会被处理掉。所以,一旦发生纠纷,应尽快采取措施收集证据。
3、完整性
证据要尽量完整,能够全面地反映医疗纠纷的情况。例如,复印病历资料时,要确保复印的内容完整,不能遗漏重要的信息。同时,对于视听资料等证据,也要保证其完整性,不能进行剪辑或者篡改。
4、保管
取得证据后,要妥善保管。对于纸质证据,要注意防潮、防火、防虫等;对于电子证据,要备份保存,防止数据丢失。
病历资料是医疗纠纷取证的重要内容,其取证有具体的流程。
1、提出申请
患者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向医疗机构提出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申请,并提交有效身份证明。申请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明确说明需要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范围。
2、医疗机构审核
医疗机构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申请人的身份是否合法、申请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范围是否符合规定等。如果审核通过,医疗机构会安排人员为申请人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
3、复印和封存
医疗机构会按照规定为申请人复印病历资料,并在复印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如果患者认为病历资料可能存在问题,还可以要求对病历进行封存。封存病历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封存的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
4、费用
患者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需要按照规定支付一定的费用。费用的标准通常由当地物价部门规定。
在医疗纠纷中,取证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除了上述提到的内容,还有很多相关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如何判断证据的有效性、在不同类型的医疗纠纷中取证的重点有哪些等。如果您在医疗纠纷取证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