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为了规避赔偿责任,想方设法续签劳动合同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劳动者往往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劳动者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双方原订的劳动合同连续计算工龄并予以续约。用人单位拒绝续约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经济补偿。有些公司为了不支付经济补偿,会采取各种方式诱导或强迫劳动者续约。
1. 利用劳动者的迫切需要
一些公司会利用劳动者的迫切需要,比如急需一份工作、急需一笔钱等,来诱导劳动者续约。他们可能会承诺给劳动者加薪、升职或者其他好处,让劳动者误以为续约对他们有利。
2. 利用劳动者的法律无知
有些公司会利用劳动者的法律无知,误导劳动者相信他们有权要求劳动者续约。他们可能会声称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必须继续工作,否则就是违约。
3. 采取强迫手段
有些公司会采取强迫手段,逼迫劳动者续约。他们可能会威胁劳动者,如果不续约就会被辞退、扣发工资或者采取其他不利的措施。
4. 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应当向劳动者说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况,并给劳动者陈述辩解的机会。”
5. 法律风险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到期后不续约的,可能会存在以下法律风险:
(1)劳动者可以要求经济补偿;
(2)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3)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6. 应对策略
如果劳动者遇到公司不续签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收集证据:保留劳动合同、工资单等相关证据;
(2)协商解决:与公司协商,要求公司续签劳动合同或者支付经济补偿;
(3)申请劳动仲裁: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4)向法院提起诉讼: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续签劳动合同或者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不知道如何处理,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欢迎在本站免费咨询律师,我们为你提供专业、详细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