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医生因医疗事故致使患者死亡时,患者家属却迟迟无法获得赔偿,这无疑是令人痛心且愤慨的。若遭遇此类不幸,家属应当如何维权,才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本篇文章将围绕“医生治死人不赔偿怎么办”这一问题,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分析和维权指导。
医疗事故致死是一起严重的民事侵权行为,根据《民法典》第1082条和《侵权责任法》第58条的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受侵害人的损失。其中,医疗事故致死属于侵犯患者生命权的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费用。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医疗机构或医生存在推诿责任、拒不赔偿的情况,给患者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针对此类情形,家属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维权:
1. 收集证据:及时收集医疗记录、病历、检查报告、诊断书、会诊单等相关证据,证明患者死亡与医疗过错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向医疗机构索赔:向涉事医疗机构提交赔偿请求,详细说明事故经过、责任归属、赔偿金额等。
3. 协商调解: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赔偿问题,争取达成一致。
4. 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如协商调解不成,可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申请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明确医疗过错行为的存在、死亡与过错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责任比例。
5. 提起民事诉讼:如果鉴定明确存在医疗过错行为,且医疗机构拒不承担赔偿责任,家属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在诉讼过程中,家属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及时立案:根据《民法典》第188条的规定,损害赔偿请求权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之日起三年内行使。超过诉讼时效的,法院将不予受理。
2. 明确被告:侵权人包括医疗机构、医生、其他医务人员。家属应当明确具体的侵权主体。
3. 举证责任:在医疗事故赔偿纠纷中,受害方(患者家属)负有举证责任,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存在医疗过错行为以及过错行为与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
4. 争取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的家庭可以申请法律援助,获得免费律师的法律帮助。
患者家属还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医学会、医调委等机构投诉举报,寻求协调解决。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投诉举报不能代替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不能直接解决赔偿问题。
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不知道如何处理,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欢迎在本站免费咨询律师,我们为你提供专业、详细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