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仲裁过程中,赔偿金判决下来后,如果对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按时支付,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将详细介绍赔偿金仲裁后10天没给怎么办,提供具体的应对策略和法律依据。
一、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仲裁法》第71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一年。当事人应当向仲裁裁决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依法强制执行。
二、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当事人履行仲裁裁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53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仲裁裁决确有错误的,可以依法撤销或变更仲裁裁决。
三、申请仲裁机构采取措施
当事人还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采取措施,促使对方当事人履行仲裁裁决。根据《仲裁法》第67条规定,仲裁机构可以对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行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四、其他方式
除了上述措施外,当事人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 协商调解:当事人可以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调解,达成履行协议。
2. 申请公证:当事人可以向公证机关申请公证,对仲裁裁决书进行公证,增加强制执行的证据效力。
3. 曝光投诉:当事人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曝光对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施加舆论压力,促使对方履行仲裁裁决。
注意:
1. 赔偿金仲裁后10天未给付,当事人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超过追索期限。
2. 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不知道如何处理,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欢迎在本站免费咨询律师,我们为你提供专业、详细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