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婚姻生活中,起诉离婚本就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而若还存在家暴的情况,那更是让人痛苦和迷茫。不过别担心,接下来的内容将为您详细解读。
一、起诉离婚存在家暴怎么办
当起诉离婚时遭遇家暴,首先要做的是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让警方介入并记录家暴的事实。这不仅能保障您当下的安全,也是后续作为证据的重要材料。
同时,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受伤的照片、医院的诊断证明、报警记录、证人证言等等。这些证据在法庭上能够有力地证明家暴的存在,有助于您争取到更有利的离婚判决。
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法院会根据您的申请,禁止对方对您实施家庭暴力,禁止对方骚扰、跟踪、接触您及其相关近亲属。
在离婚诉讼中,家暴行为通常会被视为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重要因素。您可以据此要求离婚,并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等方面争取更有利的结果。
二、家暴对离婚财产分割的影响
在离婚财产分割方面,如果存在家暴行为,法律通常会倾向于保护受害者的权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法院会考虑家暴这一过错因素,适当多分给受害方。
例如,在房产、车辆等重大财产的分配上,受害方可能会获得更多份额。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也可能会因为家暴的存在而有所不同。如果债务是由施暴方因个人不良行为产生的,那么可能会由施暴方独自承担。
需要注意的是,要证明家暴对财产分割的影响,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这就再次强调了在遭遇家暴时及时收集证据的重要性。
三、家暴对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判定
当涉及到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问题时,家暴同样是一个关键因素。法院在判定子女抚养权时,会以子女的利益为出发点。如果一方存在家暴行为,那么其获得子女抚养权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因为家暴环境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然而,受害方要争取子女抚养权,也需要提供自己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良好的居住环境以及能够给予子女足够关爱和教育的证据。
如果子女已经达到一定年龄,其本人的意愿也会在抚养权的判定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以上内容为您详细介绍了起诉离婚存在家暴时的应对方法,以及家暴对离婚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影响。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