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员工发生工伤或职业病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雇主负有赔偿的义务。如果雇主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赔偿款项,员工的合法权益该如何得到保障呢?
一、雇主赔偿如果没钱怎么办
1. 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仲裁:员工应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雇主支付赔偿款项。
2. 申请法院执行:仲裁裁决生效后,如果雇主仍不履行赔偿义务,员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冻结或扣划雇主的资产,用于支付赔偿款项。
3. 申请社会保险保障基金垫付:在特殊情况下,如果雇主确实没有能力支付赔偿款项,员工可以向社会保险保障基金提出垫付申请。基金会先行支付赔偿款项,再向雇主追偿。
二、雇主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该怎么办?
如果雇主涉嫌故意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雇主的违法行为,要求对雇主进行调查和处罚。
2. 申请劳动仲裁: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雇主支付拖欠的工资。
3. 向法院起诉:仲裁裁决生效后,如果雇主仍不履行支付义务,员工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雇主支付工资。
三、雇主无力偿还欠款怎么办?
如果雇主无力偿还欠款,员工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1. 协商和解:员工可以主动与雇主沟通,协商出分期偿还的方案。
2. 申请破产程序:如果雇主资不抵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员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对雇主启动破产程序。
3. 特殊救济程序:在特定情况下,例如雇主恶意转移财产,员工可以向法院申请采取特殊救济措施,例如查封、扣押雇主的财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